栏目导航
高洞电站旧址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高洞电站位于江津区白沙镇高洞村驴子溪高洞瀑布下面左侧,建于1944年,面积5000平方米。电站机房坐落在悬岩边沿,呈圆洞形,落差20米,圆洞直径4米。该电站为坝后式,从机房到井的顶部像螺旋式逐渐上升,共7层,梯步有130多步。机房底部呈壶胆,通长32.7,宽5.9米,顶部呈梯字型。装机容量发电组2台,共计120千瓦。1944年,由夏仲实等人倡议入股筹建,吴震寰任工程师。抗战时期,由于资金问题,工程于1945年4至5月停工两个月。1946年建成,这是我国早期自行设计施工,制造机电设备的水力发电厂。为白沙及其附近乡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这也为南方水力发电提供了模板。既利用了当地水势资源,又不污染环境。也是现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好体现,具有极高的既经济价值,科学价值,这对研究抗战时期江津乃至重庆的水利、科技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黑石山郭沫若题刻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郭沫若题刻位于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聚奎中学校内,刻于1984年,坐北朝南,面积2平方米。1942年4月,郭沫若在北碚举行的白屋诗人手稿展览会后,阅读了吴芳吉1919年前后的日记后而作此诗,诗文为:“廿年前眼泪,今日尚新鲜。明月楼何在? 婉约词有笺。怆然醴手泽,凄切动心弦。赖有侯芭在,玄文次第传。民纪三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北泉遇光午兄,出示碧柳先生此节日记,阅后不禁怆然,即成此律。郭沫若”。诗文分五行于1984年行书阴刻于函谷石上,诗文宽.4米,高1.45米。此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郭沫若与吴芳吉在上海时曾交往,对吴芳吉甚是了解,此题刻对研究吴芳吉、郭沫若及重庆作为抗战时期的文化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七·七纪念堂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七•七纪念堂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村,建于1938年,坐北朝南,正南北方向,面积623平方米。西北方为陈独秀题刻,其余几方为学生宿舍和活动室。该堂是1938年春,聚奎中学为增办高中,由邓鹤年、邓鹤丹、及诸子言等人积极捐款修建,抗战时期为私立新本女子中学(邓氏家族1925开办,抗战时期迁至黑石山)校舍,许多内迁的名人曾到此讲学,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解放后曾作为学校教师宿舍医务室等,现无人使用。该堂为土木结构,布局呈方形,长27.6米,宽22.6米,通高6米。此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研究江津乃至我国抗战时期的教育状况,尤其是江津在重庆作为抗战陪都时所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旧址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 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高屋村溜马岗重庆工商管理学校内,建造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北偏西66度,占地面积836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为当时四川省仅有两所女子师范之一,1939年1月,为躲避重庆大轰炸迁于此地,抗战结束后于1946年秋迁回重庆。旧址,仿欧式建筑,上下两层,平面布局呈方形,长39米,宽16米,通高9米。此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研究重庆作为抗战陪都时期的教育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三三一”惨案殉难志士墓地-漆南薰墓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6-04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漆南熏烈士墓 漆南熏烈士墓位于重庆市市辖区江津区李市镇林家嘴社区5组,建于1927年,面积430平方米。漆南薰烈士,江津李市人,一九二七年三月三十一日牺牲于重庆打枪坝,他当时任“3.31”事件会执行离席,因被军阀破坏会场,并被军阀刘湘,王陵墓派人杀害,后被革命同志秘密运回李市安葬。烈士纪念地呈长方形,共分两级,第一级为烈士墓、墓碑,瞻仰地组成,第二级由聂帅题词纪念碑及空地组成,路样远视呈“大”字建设,其具体规格祥见附图。该基座东向西,墓基呈园形,石质碑五道,主碑高1.45米,宽1米,垂带式踏道十级,两侧当花园,聂帅题刻宽1.8米,高1.2米,两边各有垂带式踏道21级。该墓具有重要纪念价值,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人文教育有重要意义。
夏仲实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爱国名将夏仲实(1890—1969) 夏仲实名首勋,江津白沙镇人。长期在川军任职。抗战爆发后,夏仲实重整戎装,出任国民革命军第78军军长,率家乡子弟兵出川抗日。临行前,举行誓师大会,效仿岳飞跪母出征。在抗日战场上,夏仲实率78军英勇抗敌,血战日寇,获国民政府一级勋章。1942年离职回到白沙,当选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44年,冯玉祥为抗日募捐来到白沙,夏仲实宴请冯将军和夫人一行,捐款9万元,令冯将军非常感动。夏仲实在白沙办教育、办电厂,为发展地方经济和声援全国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卞小吾故居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卞小吾故居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石坝街居委会62号,建于清末,坐东朝西,北偏东30度,面积800平方米。故居是《重庆日报》的创始人卞小吾的故居。抗战时期,曾作为军政部学兵的营地。解放后,收归国有,现出租给当地居民居住。故居为门厅,正厅及两侧的厢房组成四合院,土木石结构房屋,正厅面阔3间18米,进深6米,通高6 米。故居天井中央还遗留有一个刻有诗词和吉祥语的石缸。故居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不止对研究卞小吾其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研究重庆战时陪都的作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公园路夏仲实旧居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公园路夏仲实旧居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公园路社区公园路151号,建于清代,坐北向南,面积1230平方米。大门外有九级台阶,石门枋,木门,四合院布局,土木石结构,硬山式屋顶,进门为正厅,现为厂厅,进深6米,宽7米,侧两间进深6米,阔8米,由两户人居住,抬梁式架梁,有木柱多根,其余房屋已改建。曾是原国民党军七十八军中将军长夏仲实所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对研究夏仲实其人和重庆作为抗战陪都时候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黑石山九曲池题刻群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黑石山九曲池题刻群位于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聚奎中学校内的九区池,建造年代不详,坐北朝南,北偏西20度,面积27.4平方米。题刻群刻于一个石包的上方,南行楷阴刻冯玉祥诗,内容为:“黑石山 冯玉祥 白沙镇,黑石山。吴芳吉,有坟院。吴先生,是铁汉。认真理,能苦干。在清华,不回还。中外人人把头点,被围八个月,那是在西安。有米送人,自己饿死亦安然。志士仁人心,既是英雄又好汉。我走到坟前,诚恳来祭奠。好朋友,未相见,彼此永远记心间。谁想到,今天经过黑石山,男女学校二大片,永远桃李无边缘。 甲子正月广元侯正荣书”,此题刻石冯玉祥1944年3月所作,后人刻。北行楷阴刻吴宓诗,诗文内容:“怀碧柳 泾阳吴宓雨僧 一九四五年二月三日作 何处寻碧柳?白沙谒墓来。围城吟卷在,诗国霸图开。天地英灵气,古今卓英才。人琴知己感,生死鹡鸰哀。 一九八四年五月 成都徐元闻书”。此诗是吴宓1945年作,1984年镌刻。东行书阴刻吴芳吉诗,内容:“九曲池中鱼跃,锦鳞日映斑驳。铿然起处波圈,画破云开寂寞。九曲池中鱼跃,圆荷叶底泼泼。静观不用钓丝,开怀与尔皆乐。九曲池中鱼跃,一双翠鸟窥着。还当化尔贪饕,诗人在此休攫。九曲池中鱼跃,鉴止亭边花落。隔花人鱼互看,鱼情于我谁若? 一九八二年碧柳 黑石山”。该题刻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研究冯玉祥、吴芳吉和聚奎书院重要实物证据,更是了解重庆作为抗战陪都是的历史、文化及艺术重要途径。
太平街乐善堂
作者:暂无 日期:2018-05-21 文献类型 :画作
描述:乐善堂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公园路社区太平街93号,建于清末,坐东南向西北,面积736平方米。该建筑属于清末我国南方地区的典型建筑,分上下两殿和左右厢房,上殿阔19米,深11.5米,原为刘、关、张三人石刻雕像的供奉地,后来改为居住房。下殿为两层,左右厢房也为上下两层。整座建筑为砖、木、瓦的混合结构,尤其是弯拱撑梁,弧形屋檐独具特色。抗战时期白沙的商户出资在此煮粥,安置了大量流亡入川的外省学生和难民。该建筑为研究白沙地区的抗战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Rss订阅